ETaKer
Taiwan
 
 
⠀⠀⠀⠀⠀⠀⠀⠀⠀⠀⠀ 𝘚𝘱𝘦𝘦𝘥𝘳𝘶𝘯𝘯𝘦𝘳 × 𝘎𝘢𝘮𝘦 𝘙𝘦𝘷𝘪𝘦𝘸𝘦𝘳 ᵀᴹ [games.yahoo.com.tw]
⠀⠀⠀⠀⠀⠀⠀⠀⠀⠀⠀⠀⠀    ⠀⠀⠀ ▬▬▬▬▬▬▬
⠀⠀⠀ ᠌⠀⠀◈ 🇸🇹🇷🇦🇾 | 🇦🇳🇾% 🇦🇱🇱 🇨🇭🇦🇵🇹🇪🇷🇸 🇬🇱🇮🇹🇨🇭🇱🇪🇸🇸 🆆🆁 (🇨🇺🇷🇷🇪🇳🇹)
⠀⠀⠀ ᠌⠀⠀◈ 🇬🇭🇴🇸🇹🇷🇺🇳🇳🇪🇷 | 🇦🇳🇾% 🇱🇪🇻🇪🇱 🇬🇱🇮🇹🇨🇭🇱🇪🇸🇸 🆆🆁 (🇫🇴🇷🇲🇪🇷)
Currently Offline
⠀⠀⠀ ᠌⠀⠀⠀⠀⠀⠀⠀⠀⠀『 Welcome to My Homepage | 歡迎來我家閒逛 』
▸ 歡迎隨意加友,主動留言Say Hi是基本禮儀。:emberhappyred:
 .遊戲類型 | 第一人稱射擊、平台跳躍(跑酷)、角色扮演、類魂、動作、類銀河戰士惡魔城、劇情
 .遊玩性質 | 雖然佛系寫評論、佛系全成就,但買來的遊戲一定認真玩,以收藏庫每款都有回憶為主

▸ 符合下列任何項目,我能與你聊上三天三夜。:embertired:
 .Speedrunner .餐飲創業者 .金融投資者 .電商品牌主理人⠀.懷舊動漫 .重金屬搖滾樂 
 .視覺設計 .電競選手 .驚悚 | 科幻電影 .重機(山道 | 賽道) .UFC(MMA) .WWE 
 .武俠 | 修真 | 仙俠小說 .霹靂布袋戲 .卡通歌 .健身 .刺青 .賽博龐克 .美食評論家
 .Aimer .Ref:rain .Last Stardust .茜色 .六等星の夜 .Polaris .Brave Shine
 ⠀⠀⠀⠀⠀⠀ .残響散歌 .Ninelie .星屑維納斯 .單戀 .words .i-mage .Re:I am

▾ My Speedrun Records :steamsunny:
2023
Kaze and the Wild Masks
 .Bulletvator - 50.91s 【World Ranking #2 - Current】
 .Free Fall - 26.54s 【World Ranking #3 - Current】

Deathly Stillness
 .Highway | Easy - 58s 【World Record - Current】
 .Highway | Normal - 1m04s 【World Record - Current】
 .Highway | Skillful - 1m18s 【World Record - Current】  
 .Highway | Nightmare - 1m58s 【World Record - Current】
 .Chinese Alley | Easy - 2m24s 【World Record - Current】
 .Chinese Alley | Normal 2m48s 【World Record - Current】
 .Chinese Alley | Skillful 2m59s 【World Record - Current】

Try Again
 .Full Game Glitchless - 9m07s 【World Record - Former】

Resident Evil Resistance
 .Downtown - 5m53s 【World Record - Current】
2022
Stray
 .Inside the Wall - 5m18s 【World Record - Current】
 .Dead City - 6m13s 【World Record - Current】
 .The Flat - 3m37s 【World Record - Current】
 .The Slums Pt.1 - 4m33s 【World Record - Current】
 .Rooftops - 5m18s 【World Record - Current】
 .The Slums Pt.2 - 7m12s 【World Record - Current】
 .Dead End - 8m32s 【World Record - Current】
 .The Sewers - 8m29s 【World Record - Current】
 .Antvillage - 1m39s 【World Record - Current】
 .Midtown - 10m17s 【World Record - Current】
 .The Jail - 10m18s 【World Record - Current】
 .Control Room - 6m02s 【World Record - Current】
 .Full Game Glitchless - 1h18m34s 《PB》

Ghostrunner
 .A Place to Rest - 4m30s 【World Record - Former】
 .Excessive Force - 2m02s 【World Ranking #3 - Current】
 .A Look Inside | Hardcore - 27s 【World Ranking #2 - Former】
 .The Summit | Glitchless - 2m57s 【World Ranking #2 - Current】
Featured Artwork Showcase
Review Showcase
『 謝謝RDR2讓我真實活在最後的西部牛仔時代 』

約莫兩個禮拜前通關了主線故事,這兩周其實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寫評論,一方面是結局後勁實在太過強烈,從來沒有一款遊戲能讓我感受如此沉重無奈,直至今日都還是像少了一魂一魄般渾渾噩噩的悵然若失;另一方面是想把這深刻記憶好好地塵封於內心深處,因為我知道單靠隻字片語是無法形容這分刻骨銘心情感的,只有親身經歷一起活在這個世界的玩家才能體會。

而讓我最終下定決心還是寫這篇評論的原因很單純,只是想盡一分小小的心力,把對亞瑟的想念讓更多人看到這傳奇牛仔精彩的一生和救贖。

當然我並不想在評論裡劇透太多,誠如上面所說,亞瑟的一生該由每位玩家親身體會,而不是從旁人口中評斷,因此我還是會盡量以理性客觀的角度來分析遊戲優缺點。


◆ 前期真的需要相當耐性才不會被勸退

記得從剛裝好進入遊戲到第二章節前期,我幾乎每天都在跟朋友抱怨RDR2一堆「刻意慢調子」的設計,甚至發洩情緒,實在太多令人煩躁的點了(我是超級急性子),比如點Esc沒有存檔選項還要再點進一個頁面才找到;各種互動都要長按按鍵等1至3秒;每個頁面淡入淡出都要個2秒;搜刮屍體要3至5秒;割動物皮的動畫要十幾秒還不能略過(馬不在身邊時);看個狀態資料,要返回遊戲還要連按好幾個頁面;快速傳送要等幾十秒動畫;現實都沒在顧體重了遊戲還要顧...等,總之大概玩了六小時還是沒合口味,只知道是慢熱型遊戲,反正努力想辦法撐下去,總有熬過陣痛期的那天;直到第二章正式開放世界探索、慢慢各種操作細節習慣上手、開始越來越頻繁跟馬兒互動、認識越來越多營地夥伴時,才發現不知不覺間我已活在了這個世界中難以抽離,當我逐漸適應了遊戲步調後,上述煩躁的點也不那麼在意,甚至開始覺得變成了優點。

◆ 史上最真實、細節最多的開放世界遊戲

這點大概人盡皆知也不用在此贅述了,只要自行上網搜尋「RDR2 細節」關鍵字,就有滿坑滿谷玩家分享在遊戲中發現的各式各樣細節不勝枚舉,史上最強真的當之無愧,「細」思極恐啊!超級龐大的文本量造就如此貼近現實的西部世界,沉浸感突破天際,強烈建議前中期遊玩時多放慢腳步用心去品嘗遊戲中的各種細節設計,甚至可以一整天都待在營地裡耍廢,睡到自然醒、陪美女夥伴聊天喝咖啡、邊做營地粗活等午餐煮好、吃飽打個德州撲克、傍晚揪團釣魚打獵、幫愛駒刷洗身體、睡前小酌幾杯後在營火旁載歌載舞…,因為到了故事後期怕是沒時間也沒心情好好享受了...


◆ 時代凋零下人性的掙扎與無奈

RDR2引人入勝的其中一大重點在於人性的描繪體現,無論是主角亞瑟還是范特林幫的其他成員,一群亡命之徒從最初對自由的嚮往及對彼此間的信任依賴,是如何在現實的矛盾掙扎下逐漸轉變進而走向分崩離析的結局;即時享樂已是最大的奢求,更多的是身不由己的無奈,即便懷有崇高理想也無法洗刷沾滿雙手的鮮血,但…就只是想活下去而已。這是段熱血的輝煌歲月;也是首壯烈的時代悲歌。

◆ 遵循邏輯的畫面與配樂

RDR2無論在場景設計、角色臉部表情與肢體動作、交通工具、晝夜更迭、氣候變遷、光影材質等均屬上乘,而且都符合一定的自然邏輯原理,五年後的今天依舊領先絕大多數遊戲;而遊戲音樂更是其關鍵靈魂之一,除了劇情配樂氛圍營造,各城鎮村莊富含當地文化特色的樂曲、人物角色哼的鄉村歌謠等無一不令這1899年的時空背景更加鮮活立體且更令人徜徉陶醉。
在此也分享遊戲後期自己很喜歡的其中一首配樂插曲: That's The Way It Is

◆ 被低估的遊戲性和戰鬥體驗

網上有許多玩家將RDR2評為「影集大作」、「騎馬模擬器」、「毫無遊戲性可言」等,當然不否認它的強大敘事能力及角色演繹張力,使得操作性相比有些黯然失色;也的確因快速傳送功能設計只能傳至去過的車站、驛站等,絕大多任務事件都須長時間騎馬往返,少則五分鐘多至二十分鐘不等(現實時間),但難道就真的沒有遊戲性嗎?

我認為RDR2容易被忽略的一大遊戲性重點是「選擇自由性」,你能選擇當個高榮譽值的好人,只殺該殺的人,幫助任何需要幫助的人,甚至協助警長捉拿逃犯;也能選擇當個嗜血成性的惡人,每到新的鄉鎮就將全鎮居民都屠殺殆盡,享受被通緝的快感,再將前來追捕的賞金獵人一一擊斃,端看你的一念之間而已;但我相信無論前期你是什麼樣的玩家,進到故事第五章節後,你都會想當個好人,願意花更多金錢去幫助他人,不濫殺無辜之人,沒有受遊戲機制強迫,依舊自由,但你會在劇情渲染下發自內心的改變行為操作模式,這是在絕大多數遊戲中都無法體會到的差異性;在感情上的選擇也是,你能選擇無視早已分開形同陌路的前任愛侶;也能選擇顧念舊情再為愛當一次工具人,然後再被傷一次...;除了選擇性,每個任務的金牌挑戰,亦需要反覆研究最佳化路線與練習操作細節才能達成,一個時機錯過就可能失敗;在戰鬥上也能自由選擇要硬幹火拼還是潛行暗殺;如何完美搶劫火車的戰術計畫;槍枝武器運用配搭、狩獵傳說動物、收集神秘文物、各種精神時光屋的小遊戲…等,或許與其他開放世界大作相比,RDR2的遊戲性和戰鬥體驗的確不算出色,但也絕對不到差的地步。

最後,RDR2就是RDR2,不是西部GTA。

總結:這是款跨時代鉅作,慢步調特性很吃電波不見得適合每個人,但我想一致認同的是,RDR2不只在遊戲界有著深遠影響力的崇高地位,在喜愛它的玩家們心中也是。


沉浸感
故事性
美術
操作性
配樂
豐富性
耐玩度
性價比
綜合
10 / 10
9.6 / 10
9.5 / 10
8.2 / 10
9.6 / 10
9.7 / 10
9 / 10
8 / 10
9.2 / 10
Screenshot Showcase
I'll never forget.
10 2
Video Showcase
【Stray】Inside the Wall 牆內 4:39 | Any% Glitchless PC Speedrun [World Record]
4
個人向遊戲評級排行榜
:empireskull:『 排行榜評分標準 』 ₂₀₂₃ ᵥ₁.₀
◈ 個人取向若有冒犯請海涵,只評Steam上自己花錢購買且遊玩過的遊戲。
◈『沉浸感』優先,其次才是『操作性』、『故事性』及『豐富度』等。
◈『故事性』偏好悲情結局 (死人) ,因感觸較深故普遍加分,圓滿和樂結局反之。
◈『性價比』免費為10分,NT$1-300為9.9-9.5分依此類推,體驗不佳的遊戲對應價位會扣1-3分。
◈ 會盡量依發行年分當下市場技術力評分,若放到現今仍有領先優勢會加分。
◈ 長篇文字評論會從高分神作依序向下撰寫,因此短時間內不會看到給差評的遊戲。
◈ 引領甚至改變整個遊戲世代的情懷向經典名作基本高分預定。(Ex:CS1.6、L4D2)
◈ 分數會隨時間因身處不同時空背景的心境轉化而可能有些許變動。:steamsunny:

▾『 巔峰神作 』 ★★★★★
.【9.9】Left 4 Dead 2 / 惡靈勢力 2 / 求生之路 2 【評論連結】
.【9.8】Counter Strike / 絕對武力 / 反恐精英
.【9.7】軒轅劍參:雲和山的彼端
.【9.6】Stray / 浪貓 / 迷失 【評論連結】
.【9.5】Payday 2 / 劫薪日 2 / 收获日 2
.【9.5】Neon White / 霓虹白客 【評論連結】
.【9.5】Ghostrunner / 幽影行者 / 幽灵行者 【評論連結】

▾『 經典神作 』 ★★★★☆
.【9.4】Hollow Knight / 空洞騎士
.【9.4】Outlast / 絕命精神病院 / 逃生 【評論連結】
.【9.4】軒轅劍參外傳:天之痕
.【9.3】Warframe / 戰甲神兵 / 星际战甲
.【9.3】Ori and Will of Wisps / 聖靈之光 2 / 奥日与萤火意志 【評論連結】
.【9.2】The Witcher 3 : Wild Hunt / 巫師 3:狂獵
.【9.2】Red Dead Redemption 2 / 碧血狂殺 2 / 荒野大镖客 2 【評論連結】
.【9.2】Sekiro:Shadows Die Twice / 隻狼:暗影雙死 / 只狼:影逝二度
.【9.1】Titanfall 2 / 泰坦降臨 2 / 泰坦殒落 2 【評論連結】
.【9.1】Elden Ring / 艾爾登法環
.【9.1】Dying Light / 垂死之光 / 消逝的光芒 【評論連結】
.【9.0】Ghost of Tsushima / 對馬戰鬼 / 对马岛之魂
.【9.0】The Elder Scrolls V : Skyrim / 上古卷軸 5:無界天際
.【9.0】Days Gone / 往日不再 【評論連結】
.【9.0】Bioshock Infinite / 生化奇兵:無限之城

▾『 巔峰佳作 』 ★★★★
.【8.9】Destiny 2 / 天命 2 / 命运 2
.【8.9】GRIS / 格莉斯的旅程
.【8.9】Resident Evil 2 / 惡靈古堡 2 / 生化危机 2 (2019)
.【8.9】Resident Evil 4 / 惡靈古堡 4 / 生化危机 4 (2023)
.【8.9】軒轅劍外傳:雲之遙
.【8.8】Monster Hunter Rise / 魔物獵人:崛起
.【8.8】Tales of Arise / 破曉傳奇
.【8.8】Resident Evil Village / 惡靈古堡 8:村莊 / 生化危机 8
.【8.8】Grim Dawn / 恐怖黎明
.【8.8】Ori and Blind Forest / 聖靈之光 / 奥日与黑暗森林
.【8.7】Gujian 3 / 古劍奇譚三:夢付千秋星垂野
.【8.7】Portal 2 / 傳送門 2
.【8.7】Granblue Fantasy : Relink / 碧藍幻想 Relink
.【8.7】Resident Evil 7 Biohazard / 惡靈古堡 7 / 生化危机 7
.【8.6】Dishonored 2 / 冤罪殺機 2 / 耻辱 2
.【8.6】SOMA / 活體腦細胞
.【8.6】Dead Space / 絕命異次元 / 死亡空间 (2023)
.【8.6】Sword and Fairy / 仙劍奇俠傳
.【8.5】Ghostrunner 2 / 幽影行者 2 / 幽灵行者 2
.【8.5】DOOM Eternal / 毀滅戰士:永恆
.【8.5】Devil May Cry 5 / 惡魔獵人 5 / 鬼泣 5 〔插曲:Devil Trigger〕
.【8.5】Kena : Bridge of Spirits / 奇納:靈魂之橋
.【8.5】Shadow Warrior 2 / 影武者 2 / 影子武士 2

▾『 經典佳作 』 ★★★☆
.【8.4】Metro Exodus / 戰慄深隧:流亡 / 地铁:离去
.【8.4】Ender Lilies / 終結者莉莉:騎士救贖
.【8.4】Atomic Heart / 原子之心
.【8.4】Journey / 風之旅人 / 旅途
.【8.4】Kaze and the Wild Masks / 風與狂野面具
.【8.3】Inside / 內部 / 囚禁
.【8.3】Trine 4 : The Nightmare Prince / 狩魔師 4 / 三位一体 4
.【8.3】The Last Campfire / 最後營火 / 最后的篝火
.【8.3】Battlefield 1 / 戰地風雲 1
.【8.3】Tomb Raider / 古墓奇兵 / 古墓丽影
.【8.2】NieR : Automata / 尼爾:自動人形 / 尼尔:机械纪元
.【8.2】Warhammer : Vermintide 2 / 戰槌:末世鼠疫 2
.【8.2】To The Moon / 去月球
.【8.2】Code Vein / 噬血代碼 〔插曲:In This Hell〕
.【8.2】Remnant : From the Ashes / 遺跡:來自灰燼
.【8.1】DOOM / 毀滅戰士
.【8.1】Metro 2033 / 戰慄深隧 / 地铁 2033
.【8.1】Metro Last Light / 戰慄深隧 2 / 地铁:最后曙光
.【8.1】Prey / 獵魂 / 掠食
.【8.1】Call of Juarez Gunslinger / 荒野雙蛟龍:槍神 / 狂野西部:枪手
.【8.0】Halo : Combat Evolved / 最後一戰 / 光环
.【8.0】Sword and Fairy 7 / 仙劍奇俠傳 7
.【8.0】Half-Life / 戰慄時空 / 半条命
.【8.0】The Talos Principle / 塔羅斯的法則
.【8.0】Cyberpunk 2077 / 電馭叛客 2077 / 赛博朋克 2077

▾『 一般佳作 』 ★★★
.【7.9】Resident Evil 3 / 惡靈古堡 3 / 生化危机 3 (2020)
.【7.9】The Messenger / 忍者信使 / 信使
.【7.9】OPUS : Echo of Starsong / OPUS : 龍脈常歌
.【7.8】The Gunk / 黏液
.【7.8】Resident Evil / 惡靈古堡 / 生化危机 (2015)
.【7.8】The Beast Inside / 心魔
.【7.7】Black Mesa / 黑色高地 / 黑山
.【7.7】Control / 控制
.【7.7】Fate Seeker 2 / 天命奇御 2
.【7.6】Shadow Warrior 3 / 影武者 3 / 影子武士 3
.【7.6】Katana ZERO / 武士零
.【7.6】Quantum Break / 量子裂痕 / 量子破碎
.【7.5】Aragami / 荒神
.【7.5】XCOM 2:天選者之戰 / 幽浮 2
.【7.5】Fate Seeker / 天命奇御
.【7.4】Day of Defeat / 決勝之日 / 胜利之日
.【7.4】My Friend Pedro / 我的朋友佩德羅
.【7.3】Portal / 傳送門
.【7.3】Warm Snow / 暖雪
.【7.2】Hellblade : Senua's Sacrifice / 地獄之刃:賽奴雅的獻祭
.【7.2】Cloudpunk / 雲端快遞 / 云端朋克
.【7.1】ICEY / 艾希
.【7.1】Creaks / 嘎吱作響
.【7.1】Slender : The Arrival / 瘦長鬼影:降臨
.【7.0】Garry's Mod / 蓋瑞模組
.【7.0】The Vanishing of Ethan Carter / 伊森卡特的消失之謎

▾『 中等普作 』 ★★
.【6.9】The Forgotten City / 遺忘之城
.【6.9】Bright Memory : Infinite / 光明記憶:無限
.【6.8】Back 4 Blood / 喋血復仇
.【6.8】Bloody Spell / 嗜血印
.【6.7】Fate Seeker:Journey / 天命奇御:歸途
.【6.6】The Complex / 復體
.【6.5】Spirit of the North / 北方之靈 / 北方之魂
.【6.4】Ho Tu Lo Shu:The Books of Dragon / 河洛群俠傳
Screenshot Showcase
騎哈雷在末日公路上奔馳的浪漫
1
Video Showcase
【隻狼 Sekiro】嗟怨之鬼 無傷 (對戰練習)
4
Review Showcase
『 徜徉在極致美術與場景設計下的奇幻旅程 』

在類銀河戰士惡魔城世界裡有著傳說中的「王」與「后」雙神,他們遵循著遠古創世神遺留下來的法準,長年來引領著旗下大軍鞏固並持續拓展世界領土,讓類銀河戰士惡魔城在全遊戲宇宙中始終維持那耀眼且堅不可催的龐大勢力。

這傳說中的「王」指的是《Hollow Knight》,以卓越戰鬥技巧著稱,靠一己之力擊敗來自各勢力的世界BOSS征服軍心,冠以「戰神」之名。而「后」就是《Ori》,擅長創造奇幻瑰麗的世界,並以其優美的精靈魔法和迅捷身法突破各勢力領土上的重重機關障礙,後世尊稱「美神」。


◆ 成神的地圖場景設計

地圖設計在一代前作已是天花板等級,而二代續作還能精益求精更上層樓,幾乎把所有同類型遊戲都遠遠甩開好幾條街;Ori是類似開放世界的場景概念,每個地圖區域相通,有主城基地,重點在於各區域有著迴然不同的景色地貌,Ori能將它們完美的自然銜接,從森林到沙漠,從雪地到沼澤,乍看之下沒什麼對吧?但要知道這是款類銀河戰士惡魔城遊戲,場景設計要考慮的遠不只是優美和諧而已,包含去程與回程的路線規劃、每個場景不同的地域特性、技能與跑酷關卡的難度安排、不只水平連垂直都要考慮設計、場景轉換氣候變遷等等要素,你沒看錯Ori是有日夜更迭與天氣變換的,颳風下雨、雷閃電鳴、夕陽晨曦,一切是那麼栩栩如生;此外Ori幾乎把場景中的每一處角落都設計進去,將主要道路之外的區域都填滿,比如水底下、沙塵中、岩壁間、各種隱藏洞穴等,幾乎沒有浪費一絲一毫空間,更甚是每個區域關卡的障礙細節都匠心獨具符合其場景特色,真的要親身遊玩體驗才能感受到Ori2藝術品級的極致沉浸感和精雕細琢的場景設計有多麼強大。

◆ 頂尖的平台跳躍與關卡跑酷

Ori2承襲了一代前作優異的跑酷系統並略為調整改良,我認為其頂尖的因素有下列幾點:光影的直覺提示性,Ori2的場景複雜絢麗,優美的畫面讓玩家無時無刻都能截圖當桌布,但相對路線的提示便格外重要,否則容易眼花撩亂找不到路,Ori2製作團隊相當聰明,並不是選擇像多數3D跑酷遊戲一樣,在跳躍的平台邊緣刷上白漆來提示比如Tomb Raider,而是利用自身畫面特色的光影變化、色相差異和景深對比來讓玩家能直覺找路;移動跳躍的操作性也一直都是Ori的強項,除了類銀河戰士惡魔城遊戲基本的二段跳、攀牆等技巧,還能利用怪物發出的砲彈自由選擇要將砲彈彈反給敵人還是將自身反彈至對應方向,大大提升跑酷思維;前空翻、側空翻等動作設計也增添了行雲流水般的舒暢感。

此外Ori沒有死亡懲罰且傳送點安插數量相當多,非常適合類銀河戰士惡魔城新手玩家入門,唯一比較可惜是因場景物件複雜度高需要頻繁切換地圖畫面來核對位置,有些破壞跑酷流暢性。

◆ 戰鬥系統的全面改良進化

相比一代前作跑酷幾乎占了90%遊戲體驗,Ori2在戰鬥設計上做了大幅升級,可以使用各種武器配搭技能組合,讓打怪及闖關體驗更加豐富,雖然許多武器技能還是依循平台跳躍原理,像是砸地、彈反攻擊等,但多了武器在手比起一代都只用身體動作施放技能,整個操作性還是提昇不少,至少是真的在「打怪」、且武器技能除了戰鬥還能應用於跑酷上,可以跳到更高高度、彈至更遠距離等;但老實說即便Ori2的戰鬥已比前作優秀豐富,其本質還是重移動與平台跳躍為主,大概70%跑酷30%戰鬥的占比,且戰鬥難度與Hollow Knight、Dead Cells甚至Ender Lilies相比都還有一段不小差距,因此若是以戰鬥爽感和挑戰BOSS難度為訴求的玩家,Ori2可能較無法滿足您。


◆ 中規中矩的故事劇情與支線

Ori2就像大多數2D橫向動作遊戲一樣,故事性並沒有太特別突出,大多偏向主角踏上冒險拯救世界的王道劇情(除了結局有加分不少),但角色塑造我個人倒是蠻有記憶點的,前作大BOSS「黑子」遺留的孩子「小黑」成了續作主角Ori的好夥伴,而前作的夥伴納魯、古莫在二代則幾乎沒有什麼戲分有些可惜,另外遊戲也增加了許多支線劇情與相應NPC,比如能在世界各地找尋一隻隻離家的摩奇族,透過對話加深了世界觀故事也能讓他們一一回家團圓,而有些NPC是能購買技能與地圖、有些跟收集成就有關,存在感都算相當高,整體而言Ori2故事性算同類型遊戲的中上水平。

◆ 優秀的系統介面設計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Ori2的介面設計相當出色,簡單明瞭又不失其藝術美感,尤其是道具頁面,沒有任何表格方框及文字,只用了一幅畫就能完全清楚分類展示角色狀態、主支線進度、任務道具、收集物品、精靈之光(金錢)等,甚至一打開頁面只須一秒就能讓玩家掌握資訊,是其中一大加分項。

◆ 畫龍點睛的競速挑戰與收集建造

遊戲中有些增加豐富性與耐玩度的設計,比如精靈試煉,可以與全球玩家共同比拚通關速度,還有排行榜,喜好Speedrun的玩家光這額外的競速挑戰應該就能沉迷數小時以上,此外也能透過收集礦石來建造基地設施,讓自己的家園更美輪美奐,除了更能提升探索動力,也頗有工藝養成氛圍,但當然比較偏向點綴性質,算是給玩家的小確幸吧。

◆ 同樣精彩但略遜一代的追逐戰

Ori的追逐戰一直是玩家們津津樂道的其中一大重點,壯麗的場景搭配激昂的音樂,橫跨大半地圖區域的距離,讓追逐戰的緊張刺激感升至滿點,算是階段性的跑酷技巧總驗收,Ori2的追逐戰比起前作數量更多,且大都設計得頗具水準,尤其在畫面變換速度極快下的鏡頭追蹤還能幾乎都即時跟上角色並維持在畫面中央;只是個人覺得可能因難度有略為降低,二代的所有追逐戰都沒有讓我有當時一代的「銀之樹」來的深刻震撼。

◆ 磅礡壯闊且記憶點高的配樂

時而激昂時而平靜,時而緊張時而溫馨,Ori史詩般的吟唱搭配悠揚入耳的旋律,讓整個世界觀具有極強帶入感,也曾獲得SXSW年度最佳遊戲配樂殊榮,而二代的旁白聲線也比一代更具磁性,真的是從各方面細節都能看出製作團隊的用心與進步。


總結:頂級的視覺與聽覺雙重享受,極致沉浸感與極佳平台跳躍,類銀河戰士惡魔城必玩神作,不用猶豫直接原價入手等級。(註:早期評論裡的一些bug諸如口口缺字、破音等已修復改善可放心遊玩)

沉浸感
操作性
美術
故事性
配樂
豐富性
耐玩度
性價比
綜合
10 / 10
9.5 / 10
9.7 / 10
8 / 10
9.7 / 10
9 / 10
9 / 10
9.5 / 10
9.3 / 10
Favorite Game
2,000
Hours played
100
Achievements
Favorite Game
200
Hours played
24
Achievements
Featured Artwork Showcase
5
Recent Activity
102 hrs on record
last played on Jun 22
40 hrs on record
last played on Jun 8
20 hrs on record
last played on Jun 5
depress 6 hours ago 
夏特還好 冬特比較大管XD
歌岸似聲 Jun 20 @ 4:18am 
ET抱歉沒看到訊息
謝謝~祝過頭的端午節快樂XD
Hsun Jun 17 @ 8:11am 
"It's normal to feel down every once in a while. Without the hard times, how would we know when we're in the good times?"– Inside Out:neonsmiley:
七巧月音 Jun 14 @ 6:35am 
新品DEMO一直玩一直爽
Jun 13 @ 11:22pm 
午安, 謝謝稱讚
七巧月音 Jun 12 @ 9:56pm 
ლ(́◕◞౪◟◕‵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