澐渢AW_嗷非秀
wsq   Hangzhou, Zhejiang, China
 
 
杂食,励志库里都测评一遍:minit_frog:
但时间都被吸走力:catcwy:
工作经验与事迹 (伪
登上过塞莱斯特山顶并摘下每一颗:celeste_strawberry:
:wd_Hack: White_Hat / :transtar: Talos I硬件实验室技术人员 / :terminal: IAN Agency 研究人员 / Sigmund Corp.职员 /Aperture Science 员工 / Sarif Industries 安全主管 / :MonarchSolutions:Monarch 员工
Favorite Game
27
Hours played
9
Achievements
Review Showcase
16.7 Hours played
个人认为Remedy被低估的作品。甚至还有个些量子涟漪般的幻象,XBOX靠机顶盒策略打赢PS了......
那时各大单机主播都出过视频,毕竟当年演示的大桥崩塌禁止的画面在之前就惊叹,不过当时反响不是和很好,一方面美剧和游戏的割裂,有些人是不太能接受的,视频占用的大容量一度要比肩GTAV;再一个为了推XBOX-PC平台,只在微软商店有,GAME LIVE刚死绝,加上R组自己跨平台没做好,各种游玩问题,直接就褒贬不一了。
但现在重温最好的体验方式,就是难度调最低,预下载或者找替代片源,调高画质,拿手柄享受豪华阵容演出、北极光引擎的光影震撼和Petri Alanko的电影级原声带来的科幻巨制体验。现在Steam补票好评的,更倾向于不感冒的这种模式,或者偏向ADV的玩家。
主线叙事比控制要好不少,得以于买美剧送游戏的加持,用回环的结构与伏笔铺垫,讲述好完整且有点意思的科幻故事(还有经典美剧伏笔收尾XD);用游玩的每章反而用印象极深的爆点,连接起较为拖沓的美剧部分;用游戏收集中量子涟漪对故事细节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的ADV的概念。当然第一章和第四章的节奏尚可,美剧的缓与游戏的急,带来的割裂感会让人不太适应;加上Xbox下“TV”策略的失败,证明受众的局限,略显超前的形式,有些冗长、占比“庞大”的,导致了不叫座的局面。这不比夜班等美剧ADV跟具有可玩性,还不要QTE。
至于游戏本体方面,TPS把重点放在技能:保证有盾,没血上盾,AQE~AQE~哪里亮了点哪里~枪械手感不太行,后期技能EEE。出众的物理效果为战场平添可信度,与时间能力一同加快了战斗节奏,因此高难下还需要进攻、后撤、恢复的循环下稳妥制胜。不过打枪技能都要爽还是得看生化奇兵。
16年北极光表现不俗,和Dawn引擎的Deus Ex、古墓丽影崛起踏入3A次时代雪莲花?缩水辣!,游玩体验到时间回溯、崩塌跳针的场景下格外惊艳;另外简洁的黄白黑UI设计,与合成器的音效带来的科幻氛围,能让人更好的沉浸于叙事中。
可能是更爱科幻故事以及玩R组的第一作,更多人会喜欢美式奇幻和新怪谈,但至少当年微软打钱回报是实打实的嗷!可惜了没乘上更大的东风,只是激起不多不少的涟漪罢了——
但打折20左右,就能买一份可玩性不错的巨制科幻ADV,你不赚了?
Favorite Game
8.9
Hours played
12
Achievements
Recent Activity
5.4 hrs on record
last played on Jun 1
2.6 hrs on record
last played on Jun 1
5.5 hrs on record
last played on May 30
Comments
KK May 25 @ 4:39am 
感谢通过,很高兴认识你:heartm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