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dCaptainWZJ
老船长
China
普通玩家一枚,关注独立精品。不是为了特立独行,只是为了追求自我。
如果喜欢我的评测,欢迎关注鉴赏家: 老船长OldCaptain
普通玩家一枚,关注独立精品。不是为了特立独行,只是为了追求自我。
如果喜欢我的评测,欢迎关注鉴赏家: 老船长OldCaptain
Currently Online
个人简介
注意:
以下所有文字内容(包括这个框和下面那个框)均已经 以更好的排版记录于我的 个人主页 [wise-farmhouse-ac9.notion.site] (基于Notion),感兴趣的话就去那里看一看吧!

原文
你好!无论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到我的,我都很高兴你愿意点进来,花这么一点时间了解我。

我偏好的游戏类型: 主要是 解谜、平台跳跃和叙事类 ,其中解谜更是 以纯解谜/逻辑解谜为主
几乎不玩的类型: 竞技类多人游戏、动作(包括射击等)、策略(包括卡牌、Roguelike等)、恐怖

我在我的 鉴赏家 也会更倾向于推荐我常玩的类型的作品。

显然,我的这种偏好把绝大多数大作和热门游戏都给排除了,所以我玩的一般都是相对比较冷门的独立游戏,因此我玩独立游戏真的不是为了追求特立独行,而只是遵循我自己内心的喜好。

当然,就算你我的游戏喜好不同,你如果仍然能对我的评测感兴趣,我也是会很开心的,哈哈:lunar2019grinningpig:

如果你是从我的某一篇评测来的,你会发现我写了很多评测,甚至评测数比库存数还要多。写评测是我的爱好,我喜欢用评测的方式写“玩后感”,让更多人了解我喜欢的游戏,所以基本上每一个我认真玩了的游戏,我都会将自己的想法形成一篇评测。至于评测数比库存数多的原因,是因为给免费游戏或付费游戏的DLC写评测也算入评测数,但这些内容不算库存,久而久之就多了。不过我真就是个普通玩家,并非游戏业内人士,也说不上是大佬,因此评测并不一定客观或有营养,不喜轻喷哈
关注我以及和我交流的方式
如果想要关注我的游戏动态,可按如下步骤索引:
1. 想要关注我推荐的 Steam游戏 和评测: Steam鉴赏家——老船长OldCaptain
(包含Steam游戏的推荐信息和短评)
2. 想要更方便地 检索 我推荐过的各种游戏: 老船长的游戏推荐数据库 [wise-farmhouse-ac9.notion.site]
(包含精选的游戏推荐信息,包括Steam游戏和 非Steam游戏
3. 想要阅览我 最全面 的游戏推荐信息: 老船长的游戏推荐单 [docs.qq.com]
(包含最全面的游戏推荐信息,表单和数据库按照功能不同,均各有独属的内容,同时更新)
4. 想要关注我在 评测外 的其它游戏相关文字内容: Steam讨论组——老船长OldCaptain
(虽然 原则上不加人 ,但会在讨论串发表 评测以外的游戏相关信息
主要包括下面这些讨论串(更多请进讨论组查看):
非Steam作品推荐讨论串 (包含 2024-03起 推荐的作品和短评): 点这里
玩过且期待完整版的Demo记录贴点这里
有趣的游戏相关资料分享分析类资源类集锦类

如果想要关注我/联系我,你可以:
1. 如果只是 想关注我的游戏动态 ,建议 按照需要关注上述内容
2. 如果只是想要 针对某游戏评测/任何我发表的内容发表意见 ,可以直接在对应的社区内容(评测等)下 留言 ,我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会回复的;
3. 如果只是想和我 临时私信联系 ,建议 在Bilibili私信我OldCaptainWZJ [space.bilibili.com],即使我个人目前没有在上面长期发表视频、文章等的计划,这个账号我还是经常用来看视频的。
4. 如果你不是上面任何一种情况,而是想要和我 更深入、长期、频繁地交流 游戏,那么欢迎 加我好友

关于加好友:
总体来说 欢迎添加好友 ,而且不管是你我偏好的游戏类型不同,还是对某些游戏的见解不同(比如我很喜欢的游戏你给了红评,或者相反),这都完全无所谓。

不过由于我好友位消耗的速度比我想象中要快,我个人还是 更希望 我的Steam好友是 希望和我进一步认真交流、产生双向互动 的玩家,而 不是单向的“关注者” ,因此我有一条不高的要求:
希望能够在加好友的时候,同时在我个人资料下面留言或者私信打个招呼。
我目前 不会单纯因为不打招呼就拒绝好友邀请 ,但我可能会在添加之后等待你的私信或者直接私信你,实现最基本的交互。不过放心,我不会质问你“为什么加我”之类的哈哈哈哈(

当然,如果你长时间不回复,我可能会认为你账号不活跃,从而加入“可删除”的范围,即使我目前不会主动删好友。但如果最后真的有这种情况发生,而且你觉得我有误会, 想加的话也欢迎再加

对于 已经加了我 的好友,你们 基本不需要担心我会删掉你们来腾好友位 ,除非你做了什么让我 非常不适 的行为,并且在我私信询问之后足够长的时间内没有回答,或是没有给出令我满意的解释或道歉,那我只能选择删除好友,并且不欢迎再次添加。

当然,好友可以加,但我不希望被过多打扰(主要是有点社恐), 在动态或私聊交流交流游戏是完全可以的 ,但我 对一起玩多人游戏一般来说没有兴趣 ,所以就算发出邀请,我也有很大可能忽略或拒绝,请见谅。

关于交易:
我本人不怎么玩合卡,等级是之前某次没设徽章等级上限的特卖活动用点数刷的,徽章是用一个合卡的好友交换的套卡随便合的,那些游戏我很多都没玩过或不感兴趣。只要不过多打扰我,而且大概是能等价交换,那我是可以帮忙的,双赢嘛,不过 最好不要单纯只为了合卡加我 ,至少也请和我讨论讨论,互相熟悉之后,再谈合卡。
Review Showcase
14.6 Hours played
《Hypnospace Outlaw》
——绝不只是一款“90年代网络模拟器”

前言

看到这款游戏也是机缘巧合(又是机缘巧合,好像我每次都是这么说的),当时本作Steam好评率是100%还是99%,我都惊了,也不管这游戏画风非常复古,直接加进愿望单里。

最近春节特卖又翻了翻愿望单想选几个买,就又看到了这款游戏。一看好评率仍然高达98%,好评如潮,我就决定要买下来。

一打开玩下去就不可收拾了,我对这游戏的印象从“挺有意思”到“神作”只用了一两天的时间。通关之后,这款游戏的方方面面更是在我脑中挥之不去,总觉得这款游戏有太多的地方可圈可点,一定要写点什么让更多玩家知道这部作品,但我又担心自己有时片面的文字会掩盖本作的美。

在这篇文字中,我已经非常努力说到很多我认为好的方面了。但当然,没有一款游戏是能做到各方面都突出的,本作也是一样。大段大段的英语文本可能是最劝退的一项,复古的画风也有部分人接受不了,这两次筛选剩下的玩家,能有多少享受游玩一款“网页模拟器”,那还得两说呢。就算看完了下面我对本作玩法的详细介绍,这些让我觉得惊艳的元素也可能在你心里无足轻重。我从来不认为我的文字多有参考价值,也一定有很多的优缺点我没有涵盖到。但我仍希望我这篇自娱自乐用的文字,能够发挥更多一点的作用吧。

不说废话了,赶紧开始对本作的评测,而不是把这篇文字变成我又长又臭的个人表达。

简介

《Hypnospace Outlaw》,不知是谁翻译为“梦界狂徒”,可真是醉了。要是你之前没听过本作,恐怕这标题给你的印象就是那种标准科幻动作片了。

而如果你读了商店页面,就会发现这个标题是这么个逻辑:按照设定,1998年,一家公司开发出了能让人在梦中网上冲浪的技术设备,而“Hypnospace”就是他们所组建的专供梦境上网的一个网络系统。玩家在游戏中实际扮演1999年末,公司招的一个志愿执法员(Enforcer),需要你根据要求,把网上的违规内容给查抄掉,上报“法外之徒”(Outlaw)以供公司进一步调查。

再看了商店页上的截图,你可能终于意识到这是一款模拟90年代互联网的作品了。不过本文标题又告诉你本作不只是一款模拟器,这时你终于混乱了。

所以我认为,要简单地总结这部作品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希望看到这里的各位,能保持耐心,继续看下去。

本作的确是一款使用复古画面设计,试图唤起一代人“童年回忆”的游戏,但它不止于单纯的模拟、玩梗和“卖情怀”。市面上有很多的“模拟器”游戏,其中“步行模拟”(Walking Simulator)更是形成了一种新的游戏类型,一种艺术表达的流派。但大多数的“模拟器”所缺乏的,就是表面的玩梗、搞笑背后的,那些真正撑起一款游戏的坚实基础:游戏性、剧情,等等。而本作具备这些能让其被称为一款独立作品的扎实基础,这才让它从“模拟器”的洋洋大海中脱颖而出。

如果让我试图总结的话,我会说:玩法上,这款游戏是以“90年代网络模拟器”为载体的,将虚构的“互联网”作为“开放世界”,强调让玩家探索,挖掘其中有趣的事物、秘密和剧情的作品;剧情上,我认为本作更是设法做到了在探索向游戏中,并行优秀的叙事。整体上,有点剧透地说,本作还通过一些巧妙的手法,营造了一定程度的时间推进的效果,来构造一个较为鲜活的网络世界,开拓新型叙事的可能性。

本作的设计不一定有“启发性”,即,能总结出一套能制作优秀探索向游戏的,百用不厌的设计思路,但这样的新颖作品非常有可能推动这样的一种优秀思路的出现。我们可能真的在见证历史。

那么接下来,我就详谈一些我有能力详谈的方面。

探索

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总结本作优点,我觉得就是“探索”(当然,非常地不全面)。下面我就来谈谈,我认为本作强调探索的玩法是如何架构的。

上面我说过,玩家在本作中扮演网络执法员,工作就是上报网上的违规内容。不过即使有任务在身,你还是可以没有时间限制地,在虚构的网络世界中乱逛,浏览虚拟网络用户的那些有意思,也很有年代感的网页。注意,这些网页不是随机生成的,而是全部人工设计,每个网页或多或少都是营造游戏世界观和叙事的一部分。我认为这就是本作会体现出一种设计感的原因所在。

一开始的任务都很小打小闹。那个年代的网民绝大多数还是挺纯良的,像什么侵权都是无意识做出的,完全没藏,就算一些有意识藏起来的,用来喷人或者搞第三方交易的隐藏网页,也只是不在列表里光明正大摆出来,搜索一些容易的关键词还是能看到的。

不过搜索引擎要是能搜索网页内的文本,那就是大杀器了,为了限制这种外挂一样的存在,你只能搜索用户名,网页标题,或者用户在网页中加的标签。所以到了游戏后期,你需要非常精准地搜索那一两个特定的关键词,才能找到一个隐藏很深的网页,不过这就是后话了。

游戏前期的确非常容易,任务描述都给玩家指明了“案发”地点,你只需要正常进行浏览即可找到违规内容。但从游戏的第二个部分开始,事情就有趣起来了。这里就不剧透了,这个点可以说像其他探索向游戏一样,是一个设计师“放手”让玩家自行探索的点。我可以告诉你的是,目标网页的确是藏得越来越深了,“犯罪分子”隐藏的意图也非常明显,这就需要你读懂各种信息来源中的“暗示”,从而理清楚事情的脉络。

从这里开始,玩家可能会比较迷茫,甚至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进展,但本作的网络世界中包含的有趣东西和秘密实在是太多了,有多条信息链引导玩家向正确的方向寻找,就算没找到,也会时不时找到一些有趣的网页、软件、音乐、壁纸,甚至是病毒。细心的玩家就能发现更多游戏没有明说的秘密,这些秘密就是对玩家探索的奖赏。

要说有没有难度,我认为肯定是有的,不过我认为只要能认真玩下去,通关率应该不会只有现在的3%左右那么可怜。

理论上,有很多游戏非常后期才需要玩家进入的隐藏区域,其实从游戏一开始就能进入了,只要玩家知道进入的方法。本作中的探索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足够多的信息,构成一条信息链,理解游戏的真正玩法。如果你知道《见证者》(The Witness)这款游戏,你会发现它也是异曲同工。那款游戏我也非常喜欢,在这里推荐一下。

(其实我觉得本作的所谓“暗示”,可比抽象的《见证者》明显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说回本作。根据上面我的描述,大家也许能看出来,本作其实基本上就是一个开放世界游戏,只不过长得并不像一个开放世界游戏而已。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说“网络模拟器”只是一个新鲜的载体,而探索的乐趣才是本作的本质。

叙事

开放世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也包括随之而来的所谓“碎片化叙事”,或者“环境叙事”之类。确实有一些游戏把这一套玩得很溜,比如我至今没玩过的《黑暗之魂》系列,就因为这点诞生了无数“魂学家”(这里没有嘲讽之意,请不要误解),再比如我玩过的《空洞骑士》,虽然我个人没怎么玩懂。但显然不是谁都有能力玩好的,一不小心没拿捏好,叙事节奏就真“碎”了一地了。

我上面说本作做到了在强调开放的同时,同时做到了优秀的叙事。它是不是也搞了“碎片化叙事”“环境叙事”呢?不好说,要我说的话,我会说“Close, but not quite”(接近,但不完全)。

本作没有什么分支剧情,只有单结局,而且主线剧情是非常明确的,顺序也十分单一,也基本没有可供讨论的“细思极恐”点。本作在叙事上,采用的手法是:把用户的个人网页作为载体(得嘞,又是载体),用高超的文本写作,从侧面构造出许多虽然虚构,但仍然具有生动形象和鲜活性格的角色。

本作中的网络用户涵盖从青少年到老年各个年龄段。这些人物每个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体验Hypnospace这一新鲜的技术,将它作为自己人生的一部分,也间接地将自己的人生投射在这些看起来粗糙、滑稽的网页上。不得不说,这种不强行的侧面描写(强行的侧面描写,举个例子,就是直接写出某路人说:“哇,XXX(一般是主角)好帅/美!”这种没有内涵的文字),总是能让玩家有一种别样的感受。

本作完全使用了这种侧面描写,也就是说,本作基本上没有直接的“对话”,基本所有信息都像历史档案一样陈列在那里,只等着你去发现、阅读它们。这种做法固然是比较冒险的,但本作的写作真的是让我挑不出毛病来。本作在字里行间真的做到了,就如同那个成语:“见字如面”。

本作最难得的一点,就是真正做到了一种“社区感”。这些性格鲜明的虚构人物并不都是形单影只的,更多时候,他们表现得真的像是一个活跃的网络社区,一个面对事件,会或联手、或分裂的复杂的社区。在一个个小社区之中,每个人物的角色定位就有了更深的层次,他们在社区中扮演的不再仅仅是自己,而是社区中的一份子,甚至有明确的分工。

说完了本作对角色的塑造,下面才真的讲到叙“事”。本作既然塑造了这么多角色,那当事件发生时,这些见证了事件的角色的不同反应,自然就是侧面描写这个事件的最好方法了。于是你就可以看到,对同一个事件,新闻网站的非常官方的说法,和一些角色充满个性和情绪化的说法,之间的显著差异。这个时候,角色的塑造促进事件的叙述,这种叙述事件的方式又能反过来进一步塑造角色。实在是妙不可言。

本作叙事还有一个巨大的加分项:有始有终。随着故事的发展,角色之间的关系也随着剧情一起“起承转合”,最后也像故事到达终结一样,迎来他们的结局。要我说......我感觉挺多角色的故事还是会让人挺有感触的。

整个游戏真的就像一个群像剧,而主角(玩家)其实只是用来推动事件发生的一种方式罢了,而主角这样脱离于其他人之外的“上帝视角”,又诞生了上面那样自洽的叙事方式。想要进一步思考这种处理的妙处,可以去查《孔乙己》这篇课文的阅读理解,保你看个够(就是抖个机灵,别认真)。

说了一堆虚的,说老实话我也想举例子,但我感觉举任何例子都是剧透,所以还请见谅。

如果你已经通关了这个游戏,想要更深入理解这个游戏的叙事,可以去Youtube上查找这个视频:The Humanity of Hypnospace Outlaw。基本全是剧透,但我觉得说得非常好,所以在这里推荐一下。

总结

其实,本作应该还有不少东西可圈可点。比如音乐,所有网页的背景音乐都符合那个网页该有的“意境”。而且作者居然为了若干个虚构乐队,真的联系了音乐人写歌,也是服了。本作首席设计师Jay Tholen也自己写了本作中的大部分音乐,这个就更是不得不服了。更多的我就想不到要怎么写了,就这样吧。

总而言之,我认为本作制作精良,设计用心,是一款不可多得的佳作。强烈推荐。
Favorite Game
35
Hours played
9
Achievements
Completionist Showcase
Awards Showcase
x20
x25
x41
x56
x53
339
Awards Received
2
Awards Given
Artwork Showcase
Furnished Studio Apartment
7
Recent Activity
0.2 hrs on record
last played on Apr 29
0.8 hrs on record
last played on Apr 27
0.3 hrs on record
last played on Apr 23
OldCaptainWZJ Apr 24 @ 6:13pm 
哈哈没事,欢迎!
larselt Apr 24 @ 2:56pm 
老船长好喔,以前喜欢解谜,后来发现实在太难实在玩不动了,现在只能看看其他人玩评价还有攻略什么的,比如你的各种超详细评测,也算在玩吧,其实很久以前就该加上好友的,今天突然想起来了
OldCaptainWZJ Apr 13 @ 12:05am 
你好!欢迎欢迎:lunar2019smilingpig:
AppleBananaPie Apr 12 @ 11:59pm 
老船长你好,很喜欢你写的关于解谜游戏的评测,我对解谜类游戏也挺感兴趣的(其实是杂食动物),可以给我备注派派,希望可以和你认识加好友~:bulletkin:
OldCaptainWZJ Apr 11 @ 8:53pm 
欢迎哈哈,不过真不用叫我巨佬:lunar2019crylaughingpig:
Hello & Goodbye Apr 11 @ 7:47pm 
巨佬好,求个好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