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people found this review helpful
3
2
1
Recommended
0.0 hrs last two weeks / 2.0 hrs on record (2.0 hrs at review time)
Posted: Mar 18 @ 9:13am
Updated: Mar 23 @ 1:01am

遊戲補幀?沒問題!影片補幀?也可以!
Youtube 也能補幀真的太神……

🔸 基本概念與前置作業
首先大家要知道 Lossless Scaling(LS)並不只是單從軟體層面去處理畫面,它本身也是會消耗 GPU 資源的,所以不要以為這個軟件會無償送你 FPS。如果你的 GPU 本來就跑不太動個別遊戲,那再用這個軟件只會讓你的 GPU 雪上加霜,而玩家的 CPU 如果是有內顯的話,也可以設定「偏好的 GPU」為內顯,讓內顯去處理 LS 的工作以減低獨顯的負荷。另外 LS 只能應用在無邊框或視窗化的程式,不能應用在獨佔全螢幕的程式。

LS 有兩個主要功能,一是「畫格生成」(Frame Generation),二是「縮放」(Scaling)。

如果要使用畫格生成,前置作業是要先把遊戲的 FPS 限制在一個能穩定保持的數值,建議至少是 40。限制 FPS 的方法最好是使用「RTSS Rivatuner Statistics Server」這個外部軟體來處理,但如果不想麻煩也可以直接用遊戲內建的或 GPU 驅動程式裡的,而限制原生 FPS 的上限是為了避免 GPU 在生成畫格時造成滿負載,而且也能確保真假畫格有更平順的分佈。

如果要使用縮放,前置作業是建議把遊戲的解析度減低一檔就好,例如螢幕是使用 4K 那遊戲就改成 2K,是 2K 就改成 1080p。如果把遊戲原生解析度壓得太低的話,之後再放大的畫面品質就會很差。

🔸 設定項目簡介
畫格生成
  • 類型:LSFG 3.0 是目前最好最新的版本,一律使用。

  • 模式:「固定」是以原生的 FPS 為基礎再固定倍增畫格,這方法能固定真假畫格的比例,如果上面提到的 FPS 限制有設定好,那畫面的表現就會比較穩定。「適應」是以一個目標 FPS 去做生成,但如果設定值超出原生 FPS 太多,那 LS 就需要生成更多假畫格去滿足目標,這不只影響畫面表現還會加重 GPU 的負荷,所以不能設定得太進取。

  • 倍率:建議遊戲設成 2 倍就好,影片可以 3 倍。

  • 縮放比例:這跟畫面解析度完全無關,大家可以直接把它理解為假畫格的採樣準確度。標準在 2K 遊玩時調到 75,4K 時就 50。調整這參數能有效改善效能表現,調愈低就用愈少資源,而它對畫面造成的影響相對小,所以如果生成畫格後讓 FPS 變得更差的話就直接調低。
縮放
  • 類型:3D 遊戲或一般影片就選 LS1 或 FSR。像素遊戲就 xBR 或整數倍縮放。動漫影片就 Anime4K。

  • 模式:自動。全螢幕。
擷取
  • 擷取 API:作業系統低於 Windows 11 24H2 就用 DXGI,高於就用 WGC。(這關乎延遲問題)

  • 影格佇列目標:預設 1 為平衡。
游標選項
  • 調整游標速度:有使用縮放就開啟。

  • 縮放游標:有使用縮放就開啟。
(個人經驗這兩個設定有時候沒有效果,討論區也有人反映這問題,不確定是不是 Bug,而且不管有沒有使用縮放,滑鼠的速度都會變得有點飄,這對要求精準滑鼠操作的遊戲影響會比較大。)

渲染選項
  • 垂直同步模式:如果要用 LS 的垂直同步就把遊戲裡的關掉。

  • 最大影格延遲:N 卡設定成 1,A 卡設定成 3。

  • 顯示 FPS:開啟,方便查看原生畫格與顯示畫格的情況。

🔸 設定思路
當玩家遇到遊戲跑不太順的時候,可以先嘗試降低解析度然後以縮放方式看能否提高 FPS(不開畫格生成),如果還是不夠,再調整遊戲畫質並限制 FPS 至穩定數值,然後同時開啟 2 倍畫格生成(高機率降低原生畫格,所以可能要回頭修 FPS 上限),如果還差一點,那就拉低縮放比例。玩家也可以嘗試不使用縮放就直接使用畫格生成,但這對 GPU 的負荷會更大,原生畫格有機會掉更多。

影片的話可以直接用畫格生成,縮放感覺分別不大,如果老影片有畫面撕裂就補個垂直同步。

🔸 成功例子
筆者目前電腦是 Ryzen 2600 + GTX 1060 6GB,所以算是很低標的電腦,以下是一些成功改善體驗的例子:
  1. 原本《歐卡 2》以 2K 高畫質跑 60 FPS 左右,改 1080p 鎖 50 FPS 後使用縮放和 2 倍畫格生成就能達到 100 FPS,多了整整 40 FPS 而且畫質跟 2K 幾乎相同。

  2. 之前幫老母找的流星花園電視劇,從 25 FPS 直接上到 75 FPS,而且不止影片播放器能用,瀏覽器 Youtube 也能補幀,直接給你一個絲滑的看片體驗。
不過每款遊戲使用後的表現其實都不一樣,像《歐卡 2》這種畫面變化不太劇烈的遊戲使用起來就很完美,如果是要用在像《魔物獵人》那種眼花撩亂的遊戲,那畫面負作用就會相對明顯。

🔸 偏好設定建議
  • 應用 LS 的預設快捷鍵是 Ctrl+Alt+S,直接在遊戲或影片中按快捷鍵就不用等倒數,而且反應非常迅速,強烈推薦使用。

  • 開啟「以系統管理員身份啟動」的話,Steam 就不會長期掛著程式,也不會計算使用時數。

  • 「最小化到工具列」關閉。

  • 「關閉到系統工具列」開啟。

🔸 對於 LS 的看法
其實使用 Lossless Scaling 有一個大原則,就是「不要濫用」,因為這些效果終究只是後期加工出來,表現一定沒有原生的好,尤其是畫格生成的部分,它多少會讓畫面出現負作用,例如產生殘影或微妙的模糊感等等,而每個人對這些畫面問題的敏感度都不一樣,情況嚴重的話可能會感到眼睛不適甚至頭暈,最後體驗反而變得比低 FPS 還差,所以建議大家「量 GPU 而為」,在一些「差一點就能順跑」的遊戲上使用就好,如果原本就離順跑標準差很遠的話,那就不要強求了。至於影片應用的部分反倒成了使用 LS 的最大驚喜,觀看體驗提升之餘,畫面的負作用也相對遊戲少很多,無論是觀看體育比賽或老電視劇老電影都非常實用。

最後也推薦一個能讓遊戲使用無邊框視窗模式的程式給大家:

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388080/Borderless_Gaming/

好評率:🟢 🟢 🟢 🟢 ⚫(5 燈為最佳)
📌 延伸閱讀
RetroArch 評論:甚麼?玩舊代 Mario 和 Pokemon 也能雲端存檔?對!就在 Steam RetroArch!

鑑賞家 - 評論扭蛋機 Review Gashapon
Was this review helpful? Yes No Funny Award
2 Comments
frankfrank971228 Mar 20 @ 7:46am 
謝謝:steamhappy:
七巧月音 Mar 19 @ 6:00am 
:WeWillDo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