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one has rated this review as helpful yet
Recommended
0.0 hrs last two weeks / 5.1 hrs on record
Posted: Aug 13, 2022 @ 10:43am
Product received for free

2022年8月9日,众多玩家的童年回忆、弘煜科技开发的《风色幻想》系列正式由凤凰游戏在steam平台发行。除去《幻想时空/冒险大陆》与《幻翼传说:露卡的魔兽教室》等几部有一定关联但没有系列编号的外传外,《风色幻想》系列的单机作——8部作品,其中2部番外6部正作——尽数登陆了steam,且全系列打包首发5折仅需不到80元,给了当年的情怀玩家补票或重温的绝佳机会。

菲利斯多篇及SP
《魔导圣战:风色幻想》是《风色幻想》系列的首部作品,开启了系列的“菲利斯多篇”。尽管发行于上世纪末的风1有着不可避免的时代痕迹,画风与建模也显得颇为古早,但放在那时已经显得足够惊艳,也为整个风色系列的庞大世界观奠定了基础,带有魔兽捕捉养成系统的战棋玩法也颇具游戏性。
《风色幻想SP:封神之刻》则是系列的第二部作品,也是系列目前登陆steam的两部番外之一。和前作风1不同,SP并不属于“菲利斯多篇”,而是独立的故事,只是附带了前作的资料片“龙的新娘”。SP的剧情评价很高,是无数玩家的入坑之作,也取得了很多奖项。虽然2000年发布的SP依然有着时代的气息,但风色系列特有的真实行动点数(RAP)系统也逐渐成型,其Remake版年内预定发售,值得期待。
2002年,《风色幻想2:alive》正式发售。它是2002年风色幻想系列推出的第三部作品,与1代一样属于系列的“菲利斯多篇”。不同的是,风2并非是战棋游戏,而是系列独一无二的回合制RPG;尽管加入了炼金系统等新系统,风2也并没有成为系列的转型之作,相较于依然是经典战棋游戏的后续作品略显尴尬。当然,风2放在当年还是有着不低的可玩性的,不过相较于现在的时代略显过时,目前的版本也存在乱码等问题,对于看不见伤害数这点也没有优化。
2004年,《风色幻想3:罪与罚的镇魂歌》发售,一步步揭开了“菲利斯多篇”最终章的序幕。在风2的失败下,3代重新回归了战棋系统,经典的RAP系统更进一步,魔兽养成系统回归,加入了平衡性争议不断的多种职业,且在3D引擎方面进一步进化,让画面表现力大大增加,在当年傲视群雄,成为了不少玩家的童年神作。
2005年,《风色幻想4:圣战的终焉》发售,承接前作风3的结局,揭开其未解之谜,并正式为“菲利斯多篇”如本作的英文标题——The End of F.L.S.D.——一般画上了完结的句号,再找后续剧情可能就要去手游里了。这一可以说是当时领先的战棋系列也在此达到了高潮,职业、RAP、魔兽培养等系统也进行了继承和优化。尽管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作品,但系统依然可堪一玩,剧情更是值得一看。

赤与蓝的抉择篇与遥遥无7
2006年,《风色幻想5:赤月战争》发售,菲利斯多篇终结后的新篇章“赤与蓝的抉择篇”开启。本作被很多老玩家建议为最适合入坑的一作,这既是因为他是赤与蓝的首作,也是因为本作的各方面进步颇大:游戏系统在求稳沿袭前作的同时,也对RAP系统等内容进行了升级、更是加入了飞行船等新东西;画面方面进一步进化,新强化的光影效果让背景更显精细。
此后,《风色幻想6:冒险奏鸣》于2007年发售,作为“赤与蓝的抉择篇”第二作,风6就如同风4承接风3一般承接前作风5的结局,并引出了更多的悬念,让玩家无比期待风7的发售——尽管下一作也并非风7。在系统方面,本作在求稳继承系列传统的同时也做出了一些优化,例如简化了任务系统、新增了羁绊系统。某种意义上来说,本作的确是系列的集大成之作。
2008年,《风色幻想XX:交错的轨迹》正式发售,与风色5、6同属于“赤与蓝的抉择篇”。这也是风色幻想系列最后一部单机正作,自此十余年来遥遥无7。XX对于战斗系统的改动可以说大刀阔斧,在原有的RAP战斗系统上进行了大改。而新增设的战斗系统风评存在一定争议,尤其是猜拳部分评价并不高。但即使如此,这也是系列多年来的最新作了,如今能以如此实惠的价格打包登陆steam更是意外之喜,为了新作也值得支持一下。

可以说,尽管风色系列在十多年来也有过页游、端游乃至近期的手游开发,但是其单机正作始终遥遥无期,IP原地踏步。如今全系列打包登陆steam,或许既是给风色粉的一个信号也是一针强心剂,也望弘煜能尽快优化目前移植版存在的问题,同时尽早放出风7的新消息,为童年的经典系列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亦或是带来一个崭新的开端。
Was this review helpful? Yes No Funny A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