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work

Firework

View Stats:
YZGY-28 Sep 19, 2023 @ 10:15am
《烟火》: 听说逝去的人看见烟火,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烟火》
听说逝去的人看见烟火,就能找到回家的路。——题记
清潭镇,一个民风淳朴,风景如画的小镇,实际上是因为信息闭塞封建迷信因为一起灭门案而深陷泥潭变得更加诡谲神秘扑朔迷离。故事由封建迷信展开,也由此结束,在故事尾声想走出大山的人一个也没有离开,也许它本就是一座围城。“山的那边,还是山。山那边的山,铁青着脸”。游戏开局便引用了佛经《妙法莲华经》(又作严法经)“鬼喜食业障,好受身罪孽者,拆骨吸髓,施以无间痛苦”。背负罪孽意味着隐秘的角落,也为故事披上了神秘诡谲的面纱。然而比因为罪孽痛苦离去的更痛苦的,是在非人间的人间真正背负罪孽的有良知的人。
游戏的最后,提到了磔刑。田向荣为了生计私欲盗墓倒卖文物,“借死人的钱”,在一个大凶之日下墓倒斗欠下死人债,其子遭受报应恶疾缠身,七月十五鬼门大开,田宇受磔刑替父还债。磔刑,也与十八层地狱有关。其代表着第十五层地狱:磔刑地狱。相传那些挖坟掘墓的人死后将被打入这一层地狱,受千刀万剐之刑。而真正犯下罪行的其父田向荣却还安然活在世界上。地狱的有无尚未可知,死去的田宇是否承受磔刑我们也无从知晓,但是那个时候依旧活着的善良的妻子赵小娟所承受的痛苦却是被我们感受到“凄凄惨惨戚戚”的人间真实。
“归来兮,父母以泪和衣兮,妻女满面愁哀。夙夜思念吾儿兮,盼儿魂魄归来。归来兮!归来兮!黄泉路关险。归来兮!归来兮!奈何桥水寒。以明烛照前路兮,以冥钱通鬼差。以糙米洒归途兮,以素幡引去来。归来兮!归来兮!屋堂炉火暖。归来兮!归来兮!父母妻女盼。供肉身以栖居兮,锁游魂于妻怀。夫妇永结同心兮,重叙天伦之乐……”所谓招魂,是我国传统的丧葬民俗。分为“叫魂”和“招魂”之法,二者各有异同。前者一般指通过一些方法使那些因为意外而受到惊吓的孩子以及那些病重的人的魂重新叫回来,让他们得以清醒,多作用于病人。而招魂在古代则是以儒家的临终礼仪的最后仪程而存在的。准确地说,临终礼仪的最后仪程被称为“复”礼,旨在招魂复魂。大致仪程为招魂者身穿朝服并拿着死者的上等礼服,从东面屋檐登上房顶,站在屋脊中央最高处,面向北方用死者的礼服招魂,呼喊“噢!归来吧!”三遍,接着将衣服从屋前扔下,由司服者接住,然后升阶覆盖在死者身上。而复者则从屋北侧西面下去。在游戏中,田家人找到一个神婆给儿子田宇招魂一事其实并非正统的所谓招魂之术,纯粹是装神弄鬼来骗取钱财的封建迷信之法,甚至最后神婆被警察逮捕田家父母还让儿媳赶快把存折的钱悉数取出以便能最后再见一面神婆。见儿子的招魂仪式只能七天一次,而为了隐瞒秘密田向荣偷天换日,表面上为了让儿子永远留在家人身边借尸还魂却计划败露,正是这种利用了父母对孩子的爱的封建迷信也让田家最终走向了灭门的悲惨结局。
《烟火》是一个关于爱、束缚与拯救的悲剧故事。故事发生在改革开放以后的90年代末21世纪初的一个小镇。田家曾经是一个略有缺憾但是也算幸福美满的家庭,在镇上有着可以说是最豪华的房子,同时还经营着一家公话超市。当初房子盖成的时候,全村的人都前来登门祝贺。妻子赵小娟,贤良淑德,孝顺公婆,夫妻恩爱,还有一个很可爱的女儿,叫做田芳芳,正在读小学。芳芳十分爱她的妈妈,乖巧懂事,也希望妈妈能够开开快乐。倘若没有那起风波,她们的生活或许还有欣欣向荣希望。
可惜没有如果,田宇死了,田向荣和妻子何桂兰唯一也最爱的儿子死了,田家的悲剧也因为爱而拉开帷幕。田家父母对儿子的爱,其实是这幕悲剧的深刻渊源。他们的爱是一种扭曲的爱,是一种带着深深偏见的爱。这种爱在他们对死去的儿子与儿媳妇的截然不同的态度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游戏中,他们私下里对于儿媳赵小娟的称呼始终是另眼相待的外人。因为这样的事情想要不让外人知道也不是做不到,因为尽管“清潭镇没有秘密”,而田向荣本人身上就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让我们再反观他们是如何对待儿子田宇。除了给儿子盖全镇最豪华的房子以外,田宇其实并没有找到工作,而找工作这件事情实际上是田向荣托关系亲自安排;田宇因为患了癫痫,他们不仅找土方子延误了科学治疗,反而因为医闹将医生叶敬山的肋骨打断;儿子死后,他们相信了神婆的招魂方法,想尽法子要让儿子以招魂的方式归来。
赵小娟对女儿田芳芳的爱是一种令人钦佩的隐忍、温暖、温柔乃至于伟大的母性之爱。她是她和丈夫田宇自由恋爱的结晶,他们萍水相逢,赵小娟经营着一家影楼,在和田宇步入婚姻殿堂后,也不得不和自己的事业梦想暂时告别,在丈夫死去后独挡持家教子的大梁。纵使丈夫田宇离世,流言蜚语被旁人冷眼相待,她却始终在女儿面前没有展露过丝毫负面情绪,甚至在她意识到岳父母的行为会影响到芳芳以后,想让芳芳转学去城里,就是为了让芳芳有一个更美好的生活。而当芳芳将在学校和新老师一起折小星星,将玩得很开心的事情告诉她时,她也只是在温柔地教导芳芳要好好跟着这个老师学习,而不是让芳芳不要去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同样,当芳芳看到妈妈为了吞下难以下咽的鱼肉假戏真做而难过的时候,她为了让妈妈不要因为爱而做变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而不开心,也许导致了芳芳好心办坏事误将安眠药投在汤中导致家人意外死亡的猜想成为可能。芳芳虽然只是个孩子,但是她已经懂得明辨是非,装神弄鬼的神婆,就像皇帝的新装,掩盖不了事实和真相,“事实胜于雄辩,公道自在人心”。
芳芳上课不认真听讲,在课本涂涂画画被老师训斥再正常不过,但也许此时的田芳芳正在被家里的事情困扰着,使得她无心思考学习上的事,而老师并不理解这一切。玩家化作一只小蝌蚪踏上寻找妈妈的路,当小蝌蚪历经千辛万苦找到路时,玩家们便会发现自己操控的小蝌蚪其实一直游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上,而它的终点是一篇文章,叫《小蝌蚪找妈妈》。而在路途上玩家们同样会发现几尊美丽的人鱼雕像,它们就像妈妈一样美丽,但是即便是美丽无比,却只能深陷泥潭,而不能追逐自由和梦想。小蝌蚪最终找到了妈妈,而芳芳却和妈妈一起离开了非人间的世界,再也不用受到封建迷信和人心的束缚了…
新来的支教老师陈青穗对孩子们,尤其是田芳芳的爱,毋庸置疑是博爱和慈善的。陈老师原先是一个报社记者,为了调查真相,来到镇小学支教。陈老师之前的语文老师对芳芳很凶,芳芳在课上开小差便直接一个粉笔头上去并且罚她抄十遍课文,并在新老师来临前警告芳芳,要表现好些,衣着得体些,不然学校面子都丢尽了。她其实并不在乎学生们究竟怎么样。芳芳芳经常上课不认真听讲,在《小蝌蚪找妈妈》的课文里涂鸦,为此老师非常气愤,把芳芳调到教室后排、罚抄课文,甚至请家长说她有多动症建议退学治病……直到陈老师的来临,芳芳也非常忐忑地不知道新来的老师会怎么样。然而陈老师刚来,便陪罚抄的芳芳一块折“东南西北”(一种折纸游戏),用自己的方式让孩子们开颜欢乐。同时,陈老师还兼上学校的音乐课,时常会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歌曲,其中之一,同时也是陈老师很喜欢听的曲子,便是《送别》。学生们也说要等陈老师走了一起给她唱《送别》。
这也引出了农村教育问题 ,面对这样的儿童,引导往往比提升分数与教育更为重要。不顾一切的批评与呵斥只会让一个问题儿童产生更多的问题。但现实中告诉我们的却是支教工资待遇非常差,到偏远的山村去教书就像提枪上战场。有多少人有过这样的梦想,曾怀着一腔热血,但悲哀的是梦想永远和金钱是挂钩的。这样就如同一个死循环,人们不想踏进去就意味着孩子出不来。她就像是长夜中的那一颗孤星,照亮着孩子们的路。
对学生们来说,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老师;对于主角林理洵来说,她解开了他深藏已久的心结;对于芳芳来说,是陈老师让她的生活有了一些光明;对于赵小娟来说,她同样是芳芳能够走出大山的希望。她秉持着自己的信念,坚持着自己的正义,传递着自己的善良,散发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光芒。陈老师曾经说过,她小时候曾经因为贪玩而掉入一口枯井里,幸运的是好心路人丢下了绳子。从枯井顺着一根别人丢下来的绳子往上爬的时候,想起那些家徒四壁四面围山的农村儿童,他们见识甚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就正如井底的自己只能通过井口看到狭窄的一片星空吗?爬出井口,她似乎忘记了方才的恐惧,只在乎眼前璀璨的星空,她后来许愿也想做那个扔绳子的人。她做到了,但是一切太晚了,她可能再也没有办法听到孩子们唱的《送别》了。
当林警官根据推理在火车站台和医生叶敬山相遇时,林说,“如此一来得到的结果就是,赵小娟洗刷罪名 真凶被火烧死,而你逃之夭夭……”叶不后悔,他是被亲生父母抛弃拐卖的。当赵小娟不计前嫌来医院探望被田宇父母打伤的叶医生时,也许“同是天涯沦落人”,为了拯救有相似境遇的田家母子,他的所作所为所有的出发点是,“她的症结来源这片土地,离开这里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两个男人隔坐在火车站的长椅上,看着蒙蒙细雨中远处的群山,“他们像燃烧后的灰烬堆积在一起,当我凝视他们时,我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或许他们是一团被人遗弃在尘芥堆中的死灰,或许他们内中燃烧着熊熊的火焰。我仿佛看到了亲生父母,他们如孤魂野鬼般在山间游荡,他们张着嘴,在细雨中呐喊呼唤着什么,呼啸作响。也许在呼唤我的名字,但我早已忘记自己姓甚名谁,也许是因为,我本就是一个无家可归的人……”
风波平息,村口贴着三则布告。
通报:经过重新侦查,叶敬山杀害田家四口的证据系伪造。那具被焚烧的尸体身份也被确认,是小卖铺老板王金财。经法院审理,本案中叶敬山因涉嫌故意纵火、侮辱尸体、伪造证据被提起公诉。田家灭门案又回到原点,重新划上了句号。
讣告:“清潭小学支教老师陈青穗因故去世,终年27岁。谨此讣告。 --清潭镇政府文教办公室”
布告:“近日,《清河时评》一篇关于清潭镇盗墓案的报道引起轰动……”“随着盗墓案浮出水面,其背后的文物交易网络更是触目惊心……”“从《清河时评》公布的账本可知买家多达数百人……”“目前,清河市政府已联合各界力量,开展清潭镇文物保护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芳芳的日记里一首诗这么写道,“我的尸体,不会腐烂在泥土里。我会像鸟儿一样,死在天空中”。也许,她就像那只在寥廓青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一只小巧的鸟儿一样,追逐着绿水青山花草芬芳……孩子们为了纪念老师,在河中放流一盏盏花灯,远处传来烟炮齐鸣的声音,烟火在夜幕中绚烂绽放……林警官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烟炮声齐鸣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淅淅沥沥的雨点,拥抱了全市镇。林警官听孩子们说,逝去的人,看见烟火的声音,据说就能找到回家的路……他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夜以继日破案的疑虑,暂时给绚烂的烟火和真相大白水落石出的给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清潭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林理洵最后感慨道“我刚刚见识了人世间的苦难,也看到了痛苦挣扎的灵魂。我不该追逐父亲的荣誉和光芒。昏暗的深渊里还有无数正在遭受苦难的人……”也许像和陈老师分别时她所说的那样,“不用说了,你和其他人不一样,这或许是天意,你注定成为一个为死者讨回公道的警察……”而那个美丽和善的陈老师,也许再也不能听孩子们唱《送别》;也许坐着那张船票,去了另一个地方和孩子们嬉戏追逐;也许某一天悄然出现在市镇的某一个角落……
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讲科学,反迷信”的破四旧的标语也许还遗留在一些偏远的村落,但是封建迷信、怪力乱神真的就此消灭了吗?还是死灰复燃?在某些乡村,出现了“一胎可耻,二胎光荣,三胎伟大;一人拒绝多生,全村人工授精”;在某些酒店,甚至出现了“宫廷宴”,让顾客体验一把称皇称帝舞女奏乐山珍海味……在某些地方,本家大伯离世,为了“丧事喜办”,让五辈人穿红戴孝……也许,从来如此,便对么……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烟火》的故事渐渐悄无声息地落下帷幕了……,但是我们的人生远未结束,“路漫漫其修远兮”,愿我们也可以成为那个为手捧鲜花的人在路边鼓掌的人,为深陷困境的人扔绳子的人。如果真的问我为什么要推荐这个游戏,或许是因为陈老师,因为赵小娟,因为林理洵,因为那些或游戏或在现实中即使深陷束缚却始终咬牙坚持或者拼命逃离的人,也因为那些最终像烟火一样璀璨、夜空的孤星一般明亮的人吧。

参考来源:
《烟火》游戏:一个关于爱、束缚与拯救的故事(作者:贰号玩家)https://www.bilibili.com/read/mobile?id=20408592
国产恐怖游戏《烟火》(作者:平平聊游戏)https://ml.mbd.baidu.com/r/16u1jao0YPS?f=cp&u=610ae58d8b7bbc2a
其他来源于网络。